1.犢牛臍炎 該病是臍帶斷端感染細菌而引起的化膿性壞疽性炎癥。病牛臍周圍濕潤、腫脹發熱,中央可擠出發臭膿汁,臍帶潰爛,可引發全身癥狀。防治方法:搞好接產衛生,防止犢牛互相吸吮臍帶。對已化膿的臍帶要排膿,清除壞死組織,消毒清洗,撒布磺胺粉并包扎,并于臍周圍皮下注射青霉素或卡那霉素。
2.便秘 該病是因為犢牛沒有及時吃到初乳或犢牛體弱而引起。病牛生后24小時內不排便,表現不安,努責,弓背,有腹痛樣,有時出汗,直腸檢查有干硬糞塊。防治方法:讓犢牛出生后及時吃到初乳。便秘時,用植物油或石蠟油30毫升直腸灌注,或50毫升內服。
3.犢牛下痢 因飼養管理不良、細菌感染等而發病。病牛下痢,體溫升到40℃以上,脈搏弱,食欲減退。糞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及乳凝塊或血凝塊,糞便惡臭,嚴重者有全身癥狀。防治方法:講究衛生。發病后要及時治療,可喂服磺胺脒、蘇打粉各4克~6克,乳酶生2克~3克,1次內服,每日二三次,連服3天~5天;新霉素、鏈霉素等1.5克~3克,蘇打粉3克~6克,1次內服,每日2次,連用3天~5天。病情重者要肌注抗生素,靜注復方生理鹽水、葡萄糖等。
4.犢牛腹瀉 犢牛腹瀉原因較復雜,發病后由于體液和電解質喪失而致機體脫水,大量使用抗生素不見明顯療效。本著抗菌、補液、調節腸胃機能的治療原則,水電解質療法已被廣泛應用。①補液量。根據脫水量和臨床癥狀來決定。脫水量在體重的6%~8%時,一般補液量為每日4升~6升;脫水量在體重的10%~14%時,補液量為每日7.5升。②補液方劑。有口服補液及靜脈補液兩種方法。口服補液用于有食欲、脫水量在體重6%~8%時的腹瀉犢牛。方劑:碳酸氫鈉108.9克,氯化鈉113.6克,氯化鉀50.3克,葡萄糖535.2克,甘氨酸224克,以上藥劑混合。按混合物38.3克加水1000克的比例配液。服前禁食24小時。對于無食欲、脫水量在體重10%以上的犢牛,應進行靜脈補液。方劑:氯化鈉2.9克,氯化鉀1.1克,乳酸鈉3.7克,葡萄糖19.8克,以上藥劑加水1000毫升混合均勻。劑量:每公斤體重25毫升,靜注。